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、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。它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,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基团,再用这种荧光抗体(或抗原)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(或抗体)。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,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。
小分子免疫荧光则是在免疫荧光的基础上,对进入细胞并与靶蛋白相结合的活性小分子(如药物小分子)进行荧光标记,将靶蛋白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染色后,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对二者的共定位进行检测。
二、实验基本流程
1. 探针制备:活性小分子标记以及标记后的小分子活性鉴定。
2. 标记后的小分子与细胞孵育,孵育完成后对细胞进行固定、通透,通过免疫组化对目的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
3. 通过生物正交反应对小分子进行荧光基团的偶联。
4. 荧光显微镜观察二者的共定位。
[1]. Li, Tian & Wang, Anhui & Zhang, Yanling & Chen, Wei & Guo, Yanshen & Yuan, Xia & Liu, Yuan & Geng, Yiqun. (2024). Chemoproteomic Profiling of Signaling Metabolite Fructose-1,6-Bisphosphate Interacting Proteins in Living Cells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. 146. 10.1021/jacs.4c01335.
[2]. Zhang Q, Luo P, Chen J, et al. Dissection of Target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ristolochic Acid-induced Nephrotoxicity via a Combined Deconvolution Strategy of Chemoproteomics and Metabolomics. Int J Biol Sci. 2022;18(5):2003-2017. Published 2022 Feb 21. doi:10.7150/ijbs.69618
佰莱博生物利用小分子免疫荧光,Target engagement (TE) assay、CETSA、GST Pull-Down、Small Pull-Down、Co-IP、体外药筛 (AlphaScreen、ADP-Glo、TR-FRET)、生物物理检测平台 (BLI、SPR、MST、ITC)、化合物合成、生物偶联、蛋白表达纯化、计算机模拟 (分子对接、虚拟筛选、反向找靶、分子动力学模拟)、高内涵细胞成像与分析系统 (HCS,High-content screening)、Incucyte®长时间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、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(ELISPOT)、Luminex液相悬浮芯片技术等多种检测技术、与nanoDSF、MALS (动静态光散射)、AUC (分析型超离)、CD (圆二色光谱技术) 等检测技术平台交叉验证。提供生物分子互作分析、药物筛选、化合物合成及生物偶联、蛋白表达纯化、细胞因子检测、生物大分子表征及制剂筛选等实验服务。
目前,佰博莱生物分子互作平台已经具有 T 细胞的主要免疫调节因子 (Gal-1,Gal-3和Gal-9)、与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受体 (IR-A、IR-B、IGF-1R)、GLP-1R、HSA 等重要靶点相关亲和力研究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(VEGF 121、VEGF165)、免疫球蛋白 Fc 受体 (Fcγ RI、Fcγ RIIB、Fcγ RIIIA、不同种属的FcRn) 相关亲和力研究、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细胞黏附分子 (Nectin-1,Nectin-2,Nectin-3,Nectin-4) 及整合素家族 (aVβ5、ITGB1、aVβ3等) 相关亲和力等重要靶点研究亲和力检测服务以及基于AlphaScreen技术的 (EED、ERα、Galectin 3等靶点) 高通量化合物筛选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