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LiP-MS技术介绍
LiP-MS( limited proteolysis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),即限制性蛋白水解质谱联用技术,是一种用于筛选化合物结合靶点蛋白的实验方法。
相较于游离状态下的蛋白质,当小分子配体与靶蛋白形成复合物时,由于氢键等非共价相互作用的存在,蛋白配体复合物往往表现出更高的结构稳定性。在应用蛋白酶对样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中,与配体结合的蛋白展现出增强的抗水解能力,其水解程度相较于未结合小分子的蛋白显著降低。通过蛋白质组鉴定技术,可以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肽段进行鉴定分析,从而筛选配体的潜在靶点蛋白。
二、LiP-MS靶蛋白垂钓技术基本步骤(实验材料以细胞裂解液为例)
1. 细胞裂解,提取总蛋白(注:使用温和的裂解液,保持蛋白活性或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提取总蛋白)。
2. 将化合物或DMSO(对照)与总蛋白孵育,孵育后,化合物与靶蛋白结合,改变其对蛋白酶K的水解敏感性。
3. 孵育完成后,加入适量蛋白酶K水解总蛋白,水解完成后进行热处理失活蛋白酶K。
将上述蛋白溶液使用胰蛋白酶消化,质谱鉴定差异肽段。
图2 LiP-MS实验基本流程图[1]
注:图A,LiP-MS基本流程图;图B,以FixJ蛋白为例,当蛋白与化合物结合后,其R47-R67之间的部分未被蛋白酶K水解,从而保留完整的R47-R67肽段;图C,蛋白酶K处理后的样品经胰蛋白酶处理,进行质谱鉴定,由于R47-R67部分肽段未被蛋白酶K水解,在后续质谱鉴定环节,实验组与对照相比,两个具有非胰蛋白酶末端 (HT,R47-S56,M57-R67) 的肽段消失,同时相关的完整胰蛋白酶肽段 (FT,R47-R67) 增加。
三、案例介绍
Cancer Cell | LiP-MS结合SPR、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鉴定代谢物油酸、异胆酸结合靶点[2]
1、LiP-MS技术鉴定关键代谢物结合受体
在初步的研究当中,作者通过代谢组学、宏基因组测序、细胞及小鼠实验发现油酸和异胆酸是肿瘤发生中关键代谢物。
为了寻找油酸和异胆酸的结合靶点,作者采取了LiP-MS的实验方法:取50ug 从CRC细胞中提取的总蛋白,加入100um(终浓度)油酸、异胆酸以及DMSO共同孵育15min,随后加入蛋白酶K(1mg/ml)进行水解,水解完成后95℃处理5min终止反应。反应完成进行蛋白质组鉴定。
通过LiP-MS技术,作者发现ENO1、FXR1分别是油酸和异胆酸的潜在结合靶点(图1A,1B)
图1 LiP-MS鉴定油酸、异胆酸的潜在蛋白结合靶点
2、SPR(表明等离子共振)、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代谢物与蛋白的结合
随后作者通过分子对接(Autodock Vina)分别预测了油酸与ENO1、异胆酸与FXR1的结合模式。对接结果显示,油酸通过烷基相互作用与ENO1的Arg49残基结合,平均结合能为-6.28 kcal/mol(图2A);异胆酸通过氢键与FXR1的Arg70残基结合,平均结合能为-6.045 kcal/mol(图2B)。
作者进一步通过SPR(表面等离子共振)实验证明了油酸-ENO1、异胆酸-FXR1的结合。SPR实验流程:首先使用EDC和NHS激活CM5芯片,随后以10 ml/min的流速固定重组蛋白ENO1/FXR1,固定完成后,将油酸稀释5个梯度(12.5、6.25、3.125、1.5625、0 mM),异胆酸稀释6个梯度 (50、25、12.5、6.25、3.125、0 mM),以30ml/min的速度分别进样,120s结合、300s解离。测得油酸与ENO1间的KD值为10.6 um(图2C),异胆酸与FXR1的KD值为32.9 um(图2D)。
图2 SPR(表面等离子共振)、分子对接验证油酸-ENO1、异胆酸-FXR1结合
参考文献
[1] Piazza I, Kochanowski K, Cappelletti V, et al. A Map of Protein-Metabolite Interactions Reveals Principles of Chemical Communication. Cell. 2018;172(1-2):358-372.e23. doi:10.1016/j.cell.2017.12.006
[2] Sun Y, Zhang X, Hang D, et al. Integrative plasma and fecal metabolomics identify functional metabolites in adenoma-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and as early diagnostic biomarkers. Cancer Cell. 2024;42(8):1386-1400.e8. doi:10.1016/j.ccell.2024.07.005